发表时间:2021-05-08 16:36:05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正处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要素配置和投入产出视角看,有效资金供给已经成为影响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文章,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满足乡村振兴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一、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夯实农村金融基础制度
在“十四五”时期“普惠金融发展规划”框架中,明确指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完善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金融市场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和差异化监管政策;以“全国一盘棋”视角,结合2035年远景目标,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加快构建农村金融的风险防控体系。
二、持续优化货币政策工具,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实施最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对机构法人和业务在县域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开展支农金融服务的风险补偿。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部门,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回归本源。在保持农信社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做好风险化解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对在整体业务中较多开展支农支小业务的中小银行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机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创新改革,稳妥规范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
三、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扩大直接融资包容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上,对刚脱贫地区继续实施股票融资、并购重组和债券融资的“绿色通道”政策,探索注册制下的政策优化。加大对涉农主体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多层次市场融资的支持力度。引导私募股权基金加大对初创期涉农企业的投资水平。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债券市场服务乡村振兴的工具和品种,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用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乡村振兴专项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支持相关乡村振兴项目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的信用债给予流程精简、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加快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创新,进一步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分散功能,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覆盖范围。
四、加快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鼓励以市场化机制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能力,构建市县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可由人民银行地方支行牵头搭建征信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具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第三方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健全覆盖面广、互联互通的农村征信系统,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征信体系。建立适用于农村地区金融消费特征的失信“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人群进行相应惩戒,共同应对化解信用风险。
五、持续健全现代农业金融支持体系
创新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业优势区的融资服务模式。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支持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发展,加快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互联网+”升级,鼓励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在农业供应链中的持续创新。推广针对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切实满足农户经营需求。
六、稳妥有序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利用金融科技补足农村金融服务短板,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改善农村农业保险精算,提高互联网保险服务精准度,改进保险经营管理理念。拓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场景,全面提升乡村地区医疗、出行、生活缴费、教育和政务等的数字化水平。
七、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建设粮食金融体系
以优化粮食最低价收购制度为牵引,进一步丰富粮食金融市场供给主体,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主力军作用,并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打造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不同主体分工合作的多层次粮食金融供给体系。创新粮食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风险分摊机制,打造服务粮食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等全产业链的金融生态体系。
编辑: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