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2-07-18 17:43:13 来源: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
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稳步回升。
一、下半年中国经济的三个确定性
(一)经济增长的低点已过,复苏日渐明确。5月以来随着生产需求逐步恢复,主要经济指标边际改善,经济增长动能呈现恢复势头。二季度应该是全年经济增长的低点,三季度经济复苏趋势确定,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二)基建和制造业将有力支撑经济复苏。基建投资增速加快,将成为稳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抓手,预计全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的增速在7%至9.5%。支撑基建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基建投资资金来源有保障;提振基建投资的政策密集出台;“十四五”建设项目大量落地带来基建新增项目。
下半年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增速在10%至13%,是三大类投资中增长最快的一类。制造业投资加快增长的积极因素主要有三个:出口、产能利用率、PPI等指标支持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制造业的力度加大;高端制造业将持续快速增长。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将贯彻落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促进相关制造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三)出口将保持韧性。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海外需求可能走弱,再加上高基数效应,预计出口总体将延续边际放缓。但是保持出口韧性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我国制造业优势仍较强,光伏、汽车、新能源等行业的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欧美制造业和服务业PMI仍位于荣枯线以上,下半年海外需求表现不会很弱;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贬值,以及未来美国可能削减对华商品关税等因素也将对出口带来一定促进作用。预计全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可能在5.5%至6.5%,出口规模将继续创历史新高,出口仍将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二、消费和房地产有望逐渐恢复
(一)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将逐步减小,下半年消费状况将得到改善。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全力推出,将有助于消费增长。下半年汽车类消费增速有望回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将呈现较快增长。受上半年商品房销售下降的影响,下半年房地产相关领域消费增速预计处于低位。二季度可能是全年消费的低点,下半年增速可能高于7%,全年消费增速在3%至4.5%。
(二)下半年房地产交投有望逐渐恢复。一是楼市成交同比降幅将呈缓慢收敛态势。由于居民购房能力和购房意愿处于低位,各地可能加大力度放松调控政策,主要表现为限贷、限购、限售政策调整。预计房地产市场成交情况从三季度开始逐渐修复,销售数据同比降幅将缓慢收敛。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或从负增长回升至零值附近。全面复工复产后,建安投资的支撑作用将有所改善;下半年随着基数走低,土地购置增速将有所缓和。
三、CPI与PPI剪刀差趋于收敛
乌克兰危机对我国通胀影响有限但仍须警惕。全球通胀上升主要表现在工业初级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我国受到的影响有限:我国主粮自给率高,粮价能够保持平稳;国内化肥价格长时间显著低于国际价格,国际化肥价格波动对国内的影响有限,不会导致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保供稳价政策促进国内工业产品价格平稳。如果下半年乌克兰危机升级扩大,将推动全球大宗商品及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对我国的物价水平,特别是原油相关产品价格带来上涨压力,应保持警惕。
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小幅回升。猪肉及原油价格上涨将是下半年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此轮生猪去产能较为温和,猪肉价格上升幅度也将较为缓和,不会显著拉高CPI。国际油价涨势已经趋缓,下半年我国原油及其相关制品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压力有望减小。此外,疫情好转之后终端消费市场将逐渐复苏,可能带动核心CPI修复式回升。预计全年CPI通胀水平整体温和,平均涨幅在2%至2.5%之间,明显低于政府全年3%的目标。
预计下半年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一是下半年PPI翘尾因素显著回落,第四季度降到负值,将成为主导PPI走势的主要因素。二是前期全球疫情导致的供需错配逐渐修复,再加上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预计工业初级产品价格涨势将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有助于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三是我国加大煤炭等能源保供稳价,将持续起到缓解价格上涨压力的作用。受四季度翘尾因素下降到负值的影响,PPI同比涨幅可能明显下降,预计全年平均涨幅在4.5%至4.6%。从全年来看,CPI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PPI则为前高后低,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将持续收窄。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并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这也为我国宏观政策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编辑: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