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两重”“两新”政策效能加速释放

发表时间:2025-07-25 08:35:00 来源: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有效激发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战略机遇,创新政策落地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推进两重两新政策效能加速释放,全方位扩大内需重要作用持续显现为企业和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一、两重建设的维度看

(一)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各地各部门精心谋划加强项目储备,抢抓机遇用足用好国家政策,高质量做好“两重”建设各项工作,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多个领域的1459个重大项目建设。同时,重大项目带动投资不断提速,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地方在推动“两重”建设上,注重“硬投资”与“软建设”协同,如广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依托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平陆运河等骨干工程,通过补短板、优服务、增协同的政策体系,加速缩短西南地区物流出海距离,预计2026年底通航后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上海聚焦国家战略定位,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大飞机、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链,自上而下谋划项目,形成可持续模式,如临港新片区的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通过自动化系统提升产能爬坡效率,强化经济安全能力建设。

(二)财政支持政策更加积极。今年,财政支出强度加大,发行节奏明显加快。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快,“两重”建设加快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比上年增加30%,首发时间比去年提前近一个月;资金下达率也在提速,今年合计8000亿元的“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涉及交通、农业、水利、民生等多个领域的多项重大项目。各地通过优化资金投向等方式,使资金与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周期精准适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供需两端共同受益,推动“两重”项目顺利开工投产。湖南省积极向中央衔接争取,加强资金测算和统筹整合,加大库款调拨力度,加速资金拨付到位,累计下达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约2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31亿元,统筹安排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约9亿元、省级交通和住建等相关领域专项资金约30亿元,为“两重”、“两新”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大规模设备更新加速推进。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6%;政策覆盖范围扩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贴息,带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地方“技改+金融”组合拳显效,如重庆某化工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再贷款、中央贴息和地方专项贷三重优惠节约融资成本2000万元;上海推出差异化补贴套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0%以上。

二、两新政策角度看

今年以来,我国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有力增强消费活力、拉动投资增长、推动转型升级、改善社会民生。

(一)不断增强消费活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相关商品销售较快增长,特别是绿色、智能、高品质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今年上半年,全国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售超1.09亿台,手机等数码产品销售超7400万件,电动自行车换新905.6万辆,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共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地方创新推动县域消费升级,5月至6月21日县域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7%,万元以上高端家电增长73%。比如,湖南加速出台汽车、家电、家装以旧换新,农机、交通、工业等领域设备更新财政补贴政策实施细则,明确支持对象、补贴标准、兑付形式等,进一步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和便利度,帮助补贴对象及时高效享受政策红利。四川等地优化流程打通“最后一公里”,依托县域集采集配中心缩短配送时效,组建家电数码服务联盟实现跨店订购与24小时配送,提升政策触达效率。

(二)有力推动转型升级。随着绿色、智能、高品质产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设备更新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相关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向好。消费升级趋势下,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 同比增长33.3%,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0.2%。各地依托“两新”政策,加快培育新业态,引导高端文旅装备与沉浸式技术开发,如安徽招投标领域AI评标、山西煤炭产业链智能化改造等场景应用深化。

(三)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各地推动政策从“被动审批”转向“主动赋能”,做好“两重”、“两新”领域融资服务,推进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加速落地,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如安徽省芜湖市高效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截至6月15日完成557台电梯更新并投用,惠及民生同时形成“信用修复”、“一网通办”等高效服务模式。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接下来,各地各部门将持续推进相关工作。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将继续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资金下达,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各类经营主体设备更新融资成本;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制度,提升消费者体验,缓解经营主体垫资压力。三是强化政策储备,及时跟踪评估各项工作进展,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有关方面专家提出要将国家战略蓝图精准融入地方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之中,为微观企业的转型跃升和宏观区域的协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首先,着力强化跨区域协同能力,借鉴上海经验,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级战略平台统筹牵引产业链整体优化布局其次,系统优化政策设计-服务供给-监管保障的管理闭环,可吸纳湖南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常态化行动机制做法,提升全周期管理效能最后,需加速前沿新兴领域的布局突破,将设备更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紧密结合,推动人形机器人、深部勘探装备等十大标志性创新产品尽快实现规模化量产与应用落地。

(根据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安邦智库等信息编辑整理)

编辑:张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