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 发展论坛
首发推荐 |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发表时间:2023-11-23 16:32:49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   要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随着科技创新的提质增速和高端产业的勃兴融合呈现的高级形态,主要包含“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三大要素。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作为先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同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向、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平发展的实现路径具有高度适配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为使新质生产力真正增益于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以科技创新涵养新质生产力;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要塑造劳动者的科学思维、增强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植育劳动者的协作精神,确保新质生产力竞相迸发与充分涌流。


作者简介

蒲清平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向往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在准确把握时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植根于中国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从构词看,新质生产力是由“新质”与“生产力”组合而成的偏正短语,“新”是超越传统、变革旧式、打破惯例的“新”,“质”是注重质量、追求品质、更为优质的“质”。因此,新质生产力在字面上意指新型的、新式的、先进的生产力。从关联看,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以作为创新型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母体,表现为发展新动能的生产力。

当前,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全社会关注与讨论的核心议题。马克思强调,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一基础之上竖立着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生产力构成托举人类社会的底座。回溯西方历史,正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才走向了现代化,同理,中国式现代化同样需要构筑于强大的生产力之上。但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照抄照搬、沿袭西方式现代化的翻印版,而是植根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的创新版。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生产力必然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赖以实现的传统生产力,应是一种拥有新形态、指向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无论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还是现实化的生产力本身,均具有新的内涵、新的介质、新的本质、新的体质。鉴于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相啮合,厘清与规划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提出的时代背景

新质生产力是崭新的概念,承载丰富的内涵特征,脱胎于鲜明的时代背景。立足新的历史时期和实践诉求,新质生产力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传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社会日渐信息化、智能化的条件下,因科技创新提质增速、高端产业勃兴融合呈现的新形式和新质态。将对生产力的认识作为参考系与突破口,是明确新质生产力内涵与特征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阐明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的物质力量”。“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从蒸汽机到电动机,从电子计算机到智能机器人,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能够促使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生活和发展需要的能力发生由弱到强的跃迁与质变。因此,对新质生产力而言,使之与传统生产力区分并表现为“新质”的内核就是科技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主要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劳动者将自身的体力和脑力同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结合是生产力现实化的前提条件。随着演化速率的加快和影响范围的扩大,科技创新必然会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干预和渗透,使上述三个要素以新颖独特的状貌联结成为新质生产力。第一,以“高素质”劳动者为根本。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科技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人们从事知识学习、信息摄取、思维发展和技能训练等活动的渠道与模式,能够支撑劳动者进行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第二,以“新介质”为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不仅是“人们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而且充当协助劳动者将力量传导至劳动对象以实现创造力外化的中介。科技创新为劳动资料的改良与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促进劳动资料在成分、结构、存在样态、运行方式等方面的优化与重塑,进而转变为具有绿色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性的“新介质”。第三,以“新料质”为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加工的对象”。得益于科技创新,人类的实践触角和生存空间发生延伸与拓展。一方面,在众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加持下,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能力、对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增强,能够实现对极地、深地、深海、太空等更多区域的探索,进而推动更多物质向劳动对象转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帮助人类开辟了数字化场域,进入 21 世纪,依托数字化场域开展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科学研究和社会交往等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且常见的生活方式,海量数据随之生成和涌现,并成为非物质性的“新”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在科技创新的催化下,日益趋于类目增加、虚实共存,由此演变为“新料质”。

综上所述,可以将新质生产力定义为:由“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构成,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阵地,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的新型生产力。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拥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就动力来源而言,传统生产力主要受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不断投入等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力通常源自科技创新。二是就发展速度而言,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较为缓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速度远超摩尔定律的想象与定义,新质生产力能够在其驱动下实现跳跃式、跨越式发展。三是就发展模式而言,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能够防止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使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干扰,避免对后代利益的提前预支,沿循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代际和谐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就目标旨归而言,传统生产力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大;新质生产力服务于有助于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的出场背景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基于对全球局势变化的考量、对科技产业变革的考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考虑作出的战略性决定和前瞻性谋划。

1.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要求

揆诸现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风险与威胁正经历指数级增长。大国博弈日趋白热化,霸权主义抬头,冷战思维回潮,恐怖主义横行,“颜色革命”四起,局部军事冲突频发,逆全球化论调盛行,导致世界呈现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身处大变局,我国既面临战略机遇,又遭逢风险挑战,唯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应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对一个国家而言,生产力是综合国力之基,发展生产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牢牢把握科技创新主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

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跃迁,有助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进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好地把握机遇、克服困难、赢得发展主动权。

2. 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科学结论

在历史进程中,凭借肇始于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跃升;我国曾因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两次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力停滞不前,而且为长期觊觎我国国土、财富、市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列强创造了有利的侵略条件,我国由此陷入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不安与国贫民穷。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与应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开始,西方国家已在部分关键领域占据制高点。如果我国重蹈历史覆辙,错失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的发展机会,将无法在众多受到西方国家“卡脖子”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利益。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能做观望者和等待者,应顺势而进,以推进科技创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支点,撬动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唯物史观的科学视域审视,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全面进步需要建筑于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只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政治、国防、文化、民生、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现阶段我国在经济领域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从外部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速推进产业链的“去中国化”转移与重构,降低对中国出口的依赖;持续通过加息决议,以高利率差对中国发起收割。从内部看,内需市场随着收入增速的放缓遭遇瓶颈;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适龄劳动人口规模逐渐缩小,等等。诸多困境导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受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动力所在,因此,唯有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迭代升级,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建设,我国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多重困境中成功突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内在逻辑

数百年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西方国家开启了以资本主宰、贫富悬殊、生态破坏、侵略扩张为基调的现代化之旅。虽然在现代化的赛道上,西方国家是“先行者”,我国是“后来者”,但“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决不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直接复刻。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民共富、倡导协调发展、主张和平发展,明显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西方式现代化赖以实现的历史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均发生改变,因此,利用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供给新动能具有深刻的逻辑必然性。

(一)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向需要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使命。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人口规模庞大,通过推进现代化使全体人民享有富裕生活的任务也更加艰巨。虽然面临难度系数更低的创富和致富任务,但西方国家由于长期依靠侵占和牺牲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进行资本积累和资本增殖,导致西方式现代化同“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的贫富分化相伴而生,未能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性分配、广泛性流动和利众性应用。这种加剧社会撕裂、诱发社会危机的现代化模式在我国不可行、走不通。我国“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使社会财富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创造出同巨大的人口规模相匹配的社会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入全球化,嵌入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短短几十年间书写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社会财富快速积累的奇迹,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近年来,以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持续陷入贸易赤字、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等窘境。受帝国主义思想影响,西方国家不甘坐视“西降东升”的全球性发展格局日趋稳定,企图通过“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等手段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势头,导致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制于人并遭遇逆流。实际上,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社会财富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由落后走向先进、由低级走向高级、由旧质飞跃为新质的结果,因此,当传统社会财富增长途径受到阻碍时,需要着力实现生产力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寻求创造社会财富的新路向。进言之,新质生产力由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新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极,进而保障社会财富的持续性增长,扩大社会财富总量,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中国式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需要新质生产力

西方式现代化既积累成功的经验,也酿成惨重的后果。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叙事范式,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期视人类为自然的主宰,视自然为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性存在,并在以实现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取向的资本逻辑的支配下,对自然实施毫无节制的索取与压榨,造成自然生态严重破坏、自然资源过度浪费、自然环境深度污染,自然条件的恶化又向人施加诸多消极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趋向紧张与对抗。20 世纪,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骨痛病事件等八大公害事件就是例证。着眼于西方式现代化割裂人与自然、无视自然规律、挑战自然底线的前车之鉴,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永续发展。为形成与巩固这种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点和归宿的发展模式,必须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拥有高科技含量,其既能推动农林畜牧、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石油化工、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的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突破高耗能、高污染的困局,又能助力完善与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环境修复产业,进而通过加强对自然的保护和修复,为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实现路径需要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的进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矿产等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持续投入。在历史事件、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下,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不是无限繁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现代化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需要同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尖锐矛盾。为应对这种有限性,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内实行压迫与剥削,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建立殖民体系、推行黑奴贸易、进行种族清洗,以原始暴力、残酷血腥的手段,掠夺了大量用以推进现代化的各种资源。与之相反,“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和平发展强调我国绝不会以掠夺他国发展自己的方式推进现代化,要求以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思路破解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有限性的难题,为此,必须发掘和利用既能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又能促进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节约的动力。从“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到“另一种不费资本分文的生产力,是科学力量”。马克思指出,科技的进步与迭代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展过程对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因此,利用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与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有效促使中国式现代化压缩并消解对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极度需要与深度依赖,远离依靠掠夺以积蓄前进势能的歧途,进而在自力更生、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新质生产力同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向、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平发展的实现路径具有高度适配性,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分的新动能。紧扣实践需求,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谋求科技创新、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等维度,探究运用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策略,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物质文明的进阶是国家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前提。无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还是制度体系、国防军事、社会治理、生态治理的现代化,均离不开充足的社会财富作为支撑,充足的社会财富需要成型于高质量发展的孕育与锻造。鉴于高质量发展扮演托举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角色,只有在整体上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新质生产力锚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任务施效,才能真正助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开拓蓝海。蓝海与红海相对应,红海是竞争极为激烈、生存空间相对较小的现有市场;蓝海是竞争尚未形成、拥有广阔前景的新市场,因此,开拓蓝海是下好竞争先手棋、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一步。要遵循“生产生产着消费”的思路,在把脉国内与国际市场行情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供给侧入手,依靠新质生产力积极主动塑造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场景,创造新需求、刺激新消费、开发新市场、引领新赛程,进而构筑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新机遇。

第二,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为提高发展质量,必须促进各方协调,规避顾此失彼、畸轻畸重。要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利用新质生产力完善乡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自由流动的成本和优化配置的难度,促进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沟通交流、互动协同,为产业转移承接、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便利条件。要协调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发展。一方面,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通过设施改善、技术改良、效率提升、产品与服务迭代,稳固根基、重塑优势;另一方面,要以新质生产力牵引实体经济通过融入数字化进程,提高监测供需关系的有效性,增强投放产品与服务的精准性,扩大辐射范围与收益渠道,促使发展规避“脱实向虚”的误区,实现“以虚补实”“虚实结合”。

第三,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输入活力。“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保证高质量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要从设备升级、工艺优化等方面入手,利用新质生产力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使之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升废物处理效能、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进而弱化对自然产生的负面作用。要在新质生产力的协助下,推动节能环保型产品实现类型增加、质量提升、规模扩大,刺激与倒逼社会成员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绿色化转型,进而在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有机衔接中,形成保护自然的良性循环。

第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开放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开放有助于通过促进内外联动,解决发展机会不够充足的问题。要立足我国的产业基础与优势,依托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轨道上实现转型升级、互联互补、融合发展,塑造世界级高水平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增强外商的投资信心与意愿。要面向全球贸易结构、资金流向、需求缺口,利用新质生产力不断提供与优化在创新性、实用性、环保性、安全性等方面同海外市场偏好相契合的产品与服务,巩固与扩展海外市场,挖掘经济发展新通道。

第五,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共享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共享是共建的前提,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汇集人民力量以支持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的重要条件。要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利用新质生产力创设、丰富和完善有益于人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人民通过享有发展成果,增进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强化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的介入能够促使构成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实现系统性改进,升维为“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并在对象化活动中转化为先进的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致力于以推动科技创新涵养新质生产力,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获得不竭动力的重要条件。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格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必须“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

第一,树立探索意识,推进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以观察结果和实验结果同传统理论、主流共识和通用做法之间的差异与矛盾为线索,通过推进假设建构、逻辑推演、实验检验等发现新事物、归纳新规律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从 0 到 1”“从无到有”的首创性、根本性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着力进行探索未知领域的原始创新,是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充分发挥原始创新对揭示客观规律、创造前沿知识、建立科学理论、研发高新技术的牵引力,以宏观视野提前进行科技发展布局,抢占优先权和制高点,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由“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的身份转变。

第二,运用系统观念,推进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是在系统观念指导下,按照科学的规则、比例、顺序,对既存的技术、工艺、设备等进行有效组合与互嵌的整合式、融通式科技创新,能够通过触发“1+1 > 2”的集成效应,激活更多新质生产力。要加强技术体系、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建设,强化集成创新意识,巩固提高一体化集成创新能力。要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跨学科和跨产业集成,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攻克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实现单元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关键领域的突破,提升集成创新水平,形成竞争优势。

第三,落实对外开放,推进开放创新。“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在坚持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同时,放眼世界、借助外力,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与适应全球创新生态,深刻洞察全球科技创新趋势,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长时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学习、引入、吸收与借鉴先进的境外科技创新成果与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提供思路与创造条件。

(三)以新兴未来产业为主阵地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产业为呈现载体。得益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实现生成与进阶,通过推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更新换代,引致产业结构与产业形态的梯次升级,使曾经的新兴未来产业成为现在的主导产业,使现在的新兴未来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拥有创新资源富集、前沿技术密集等特点,能够发挥酝酿、催生与培植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作用。因此,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基础,是促使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的必由之路。第一,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先进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要坚持创新驱动,加速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持。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根据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制定并完善有助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则制度。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探索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技术、新经济、新模式,提高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塑造开放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第二,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未来产业表征产业的新方向、生活的新愿景、竞赛的新战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差异性:就技术基础而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基础相对牢固,诸多能够托举未来产业的颠覆性技术仍在研发试验阶段;就生命周期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日臻成熟、已经兴起”的状态,未来产业处于“稚嫩萌芽、等待兴起”的状态;就产业形态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较为清晰科学的运作范式,未来产业的形态具有难于预料的模糊性。鉴于未来产业蕴含不确定性,必须在发展未来产业时实施审慎的系统性谋划。要加强国家层面的前瞻性统筹规划。借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国家力量引导未来产业的有益经验,立足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市场基础、发展需求,着眼确定关键技术清单和重点服务领域、划定红线底线、制定行动方案、出台配套措施等,在国家层面前瞻设计时间表与路线图,为发展未来产业提供根本指导。要强化财政性资金供给。资本的逐利性叠加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性导致资本大量流向“短平快”产业领域,未来产业受制于资金需求大、投资战线长、回报周期长、风险系数高、风控难度大等因素,难以对资本产生强大的磁吸效应。因此,在增加国家财政投入的同时,需探索挖掘以政策优惠、政策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流入未来产业的渠道。要完善孵化机制,建立健全未来产业加速器、示范基地、试点工厂等孵化机制,进行技术验证和市场验证,为未来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可信导向。

(四)以高素质劳动者为主力军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人的创造力与行动力。劳动者是通过创造、革新、驾驭与盘活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实施变革与改造,以推动生产力从可能转变为现实、从低端迁移至高端的关键性变量、能动性主体与决定性因素,只有着眼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升劳动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效能,进而使新质生产力在竞相迸发与充分涌流中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

第一,塑造劳动者的科学思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新质生产力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复杂环节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结果,劳动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繁重的困难和挑战,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思维的支撑与引导,就无法在实践中突破阻碍、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进阶。要协助劳动者培养善于研判发展趋势以确定目标任务的战略思维、勤于学习历史经验以优化现实工作的历史思维、准确把握关键问题以打开整体局面的辩证思维、敢于打破权威迷信以寻求突破机会的创新思维、始终保持居安思危以防范化解风险的底线思维,确保劳动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增强实践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提升劳动者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命线与生态圈,唯有驱动劳动者增强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迭代、新兴未来产业的跃进提供智力支持,才能保障新质生产力不枯竭、不断流。要持续追踪与关注国内外各专业、各领域、各行业、各产业的前沿知识及新兴技术、应用和工具,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组织培训活动,更新培训内容,促使劳动者与时俱进地刷新有助于推动创新的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要在尊重国家安全、人民利益、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前提下,引入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宽容探索性失误,激发劳动者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产出创新成果的积极性。

第三,植育劳动者的协作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重大系统工程,推动劳动者树立协作精神,以落实协作行动、形成巨大合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要营造鼓励集思广益、崇尚群策群力的协作环境,搭建主体多元、沟通顺畅、安全可靠的协作平台,完善以项目牵引团队建设、以团队保障集智攻关的协作机制,促使劳动者培育协作意识,进而在信息共享、知识扩散、智慧叠加、技能倍增、资源协调、优势互补中,发挥与强化协同功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跃升。

结语

基于对国际与国内形势变迁的深入洞悉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传承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地区和全国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思想遵循和鲜明的行动指针。随着科技创新的渗透力与影响力日益提升,构成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获得全面重塑,升级为“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三者在对象化活动中的结合致使生产力表现出新形式、新质态,跃迁为先进的新质生产力。

现阶段,关于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不绝于耳,在百家争鸣中,抓住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控制器,中国式现代化在根本上需要依赖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生产力的高级形态,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达到协调发展的要求、坚守和平发展的道路,避免重演西方式现代化两极分化、生态恶化、四处掠夺的剧情。因此,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必然性。为使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一要锚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紧扣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社会财富基础。二要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以科技创新夯实新质生产力的根底。三要依托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保证新质生产力健康蓬勃发展。四要重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塑造劳动者的科学思维,增强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植育劳动者的协作精神,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迸发与涌流。

驻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之变、产业之变、经济之变、国内情况之变、国际关系之变、自然环境之变、人类社会之变已呈交错纵横之态。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必将面临新契机、新难题、新挑战、新风险,必须应时而新、因势而新,持续探索与采取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策略与新行动,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激活和输送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