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快递
陕西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做法

发表时间:2022-06-09 16:44:44 来源: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


近年来,陕西省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特色产业提升和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载体,把机制创新和模式探索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主体融合、产业融合和载体融合,坚持主体带动、示范引领和模式集成,先后创建16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7个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24个农村特色产业小镇、63个省级农业化示范联合体。成功创建大荔冬枣、榆阳马铃薯、米脂小米等5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吸纳近万人在园区内农业产业链务工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4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13个、特色产业小镇24个,农业多种功能得到有效拓展,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传承、教育体验等产业嫁接融合的基础越来越好。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强

一是龙头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三产融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力军。全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39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564家,收购农产品原料支付金额340亿元,带动农户343.58万户。二是高素质农民培育。从技能培训、资格认证、政策扶持、技术指导4个环节发力。据统计,全省高素质农民从事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及其他特色产业分别占培育总人数的55%12%15%18%,形成在发展产业中催生高素质农民,在培育高素质农民中发展产业模式。三是创新驱动。杨凌区是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聚集了双一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农业科教单位,紧抓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在杨凌建设契机,围绕新品种培育、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推广示范、农业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等方面,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农业产业融合主体的强劲动力越来越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丰富多样

一是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榆林市榆阳区以马铃薯倒茬轮作为连接点,大力发展饲草饲料产业,建设标准化白绒山羊养殖基地,建成年处理秸秆和畜禽粪污3.5万吨有机肥加工厂,通过专家工作站培育高素质农民500名,吸纳返乡农民工千余名,带动户均增收万元以上,探索形成了马铃薯-饲草饲料-白绒山羊种养模式。二是产业交叉融合模式。渭南市大荔县依托全国成熟最早、货架期最长、品质最优、标准最高、效益最好等优势,大力发展冬枣产业,全县种植冬枣42万亩,年产50万吨,品牌价值达40.93亿元。同时,依托丰厚久远的枣文化,强化与文化旅游交叉融合发展,建成集观景台、冬枣小镇、观光火车、中华枣源、三河枣语、枣文化长廊于一体的西部首个枣文化博览园。三是科技渗透模式。杨凌示范区与驻区两所高校紧密协作,依托智慧农业示范园的成果示范推广、交易展示的科技优势,借助杨凌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平台的合作东风,引进新品种70余种,推广新技术10余项,将无花果销售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杨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效应不断凸显。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动日益凸显

紧抓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重大机遇,成功创建大荔县、榆阳区、米脂县、洛南县和杨陵区等5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洋县、王益区、南泥湾、定边县和神木市等5个县区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通过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的创建,其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榆林市榆阳区通过国家级农村产业示范园创建,带动建成年产200万吨的脱毒子薯及商品子薯脱毒扩繁中心,每年可生产马铃薯试管苗4 000万株、微型薯5 000万粒,生产原种3万多吨,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120万亩,示范带动明杰农业、中稷农业、大地种业等公司建成9.5万亩示范种植基地,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全部订单农业,全面带动马铃薯品种改良换代。杨凌区依托区域内农业特色资源和科技优势,围绕市场需求,通过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核心,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田园乡村、生态乡村,吸引市民下乡,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实现产区变园区、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编辑:强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